手表摆轮的秘密
现在很多的机械手表走的不是很准,机械表走的准不准,是由摆轮的摆福决定的,影响手表摆轮的秘密有哪些呢?
我们目前常见摆轮是俗称光摆摆轮。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,超过90%的瑞士表都是光摆了。如今司空见惯的光摆是经过了600年的技术进步发展得来的。
摆轮的最大敌人:温度
摆轮有一个阿喀琉斯之踵:温度变化。摆轮是金属制造的圆形,温度变化导致零件尺寸变化,温度升高直径变大,同时金属游丝变软,表就会明显走慢。摆轮受温度的影响是非常敏感的,经过测算,最早的钢制摆轮和游丝,温度升高60华氏度约合33摄氏度,就会每天走慢393秒,也就是6分半钟。
温度补偿的方法
200多年前,英国人John Arnold发明了截断式双金属补偿摆轮:在靠近轴臂附近有两个截断处,作为金属热胀冷缩的缓冲。这种摆轮的外层是铜,约占摆轮厚度2/3,内层是钢,占1/3。两种金属拥有不同的膨胀系数,当温度上升时,铜外层膨胀系数大于钢内层,迫使在截断处摆轮环向内弯曲,缩小了摆轮半径,降低了惯性力矩,从而补偿了随温度升高而改变弹性和长度的游丝的变化。当温度降低时,铜外层收缩系数大于钢内层,迫使摆轮环向外弯,有效半径增大,力矩增大速率放慢,补偿了由于低温而加速了的游丝的变化,这就是冷热温度补偿(Cold and Heat Adjust)。